
雷電的一般知識-點擊了解詳情--易造防雷
文章出處:常見問題 網責任編輯: 易造科技 閱讀量: 發表時間:2021-10-18
雷電的一般知識,雷電的現象雷鳴閃電是大自然中經常出現的現象,像刮風下雨一樣,是人們慣見熟聞的事情。但是它的本質究竟是什么?成因如何?有什么規律性?等等問題都不是我們只憑直覺觀感就可以了解的。前人為著探索這些問題,已經歷過很長時間。直到近代,各門科學知識都豐富起來之后,廣大勞動人民和科學工作者,經過對雷電的反復觀察、勇敢實驗,甚至為此獻出了生命,并作了科學的分析和總結,才獲得今天的雷電知識,對上面提到的問題,取得了基本上正確的解答。我們為著保護電信線路不受雷害,必須對通過實踐經驗和科學試驗所探索到的這些大自然運動規律(即雷電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方能按照雷電活動的固有規律,根據電信線路的特性,因勢利導地找出對策、創造有效的防雷措施和恰當的運用這些防雷措施。
什么是雷電?可以總括地說,雷電是大氣中巨大的靜電放電現象。雷雨前,天空中帶電的烏云叫作雷云,是產生雷電的根源,或者可以說,就是起雷的電源。如果上空的雷云所帶的是負電荷,則由于靜電感應作用,與它鄰近的烏云和在它下面的地面及地上的物體也會匯集等量的正電荷。于是,在帶異性電荷的雷云之間,或雷云與大地之間形成靜電場。當電場強度達到足以擊穿空氣絕緣時(大氣的擊穿電場強度約為25~30kv/cm),立即放電,出現耀眼的閃光。同時,閃電道中水氣在電火花作用下分解,產生氣體爆炸,空氣迅速膨脹又急速冷卻,來回振蕩,發出轟隆隆的巨響。又因聲波來回反射,造成雷聲隆隆不絕,有時延續達三、四十秒之久。
雷電的一般知識,雷聲在開始的十分之一秒內,霹靂爆炸聲波傳播速度每秒約5公里,以后轉為一般聲波的傳播,每秒以約340米的速度向遠方擴展。閃光的傳播速度則為每秒約30萬公里。當見到閃光時,可以認為是雷電發生的開始。因此,測出“見光”與“聞聲”的時間間隔,就可以計算出起雷(或落雷)地點與觀察點之間的大致距離。其值可按聲波每秒340米速度求出基本距離,再加上300-500米。例如,落雷時見光與聞雷聲相隔5秒,則落雷點到觀察點的距離約為5X340+400=2,100m(式中:“400"是考慮開始的0.1秒內爆炸音的傳播速度較快而補加之值)。一般情況下,距離18~20公里的雷聲都可以聽到,遠達30公里的雷聲,有時也可聽到。因為對設備影響較大的是近雷電,所以對雷電活動的統計,都是以聞雷聲為準,只有閃光而未聞雷聲的不統計。
以上介紹的雷電的一般知識是人們感覺器官直接可以觀察認識的雷電現象。要從本質上認識它的活動規律,還必須對這些現象及其過程作進一步的分析研究。下面比較詳細地介紹一下雷電的形成及其類別。(未完待續)
-End-
- 春季防雷,在室外室內應該怎么做?
- 防雷工程施工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 浪涌保護器,后備保護器為什么要互相搭配?——防雷組合技【易造防雷】
- 電源SPD的布置要求——國標規定【易造防雷】
- 建筑物易受雷擊部位有哪些?我們該如何防雷?——你了解嗎?【易造防雷】
- 第三類防雷建筑物的內部防雷規范——國標釋義【易造防雷】
- 浪涌保護器振蕩現象與保護距離——有何影響【易造防雷】
- 教你如何簡便的選擇浪涌保護器的Uc值——你了解嗎?【易造防雷】
- 第一類防雷建筑物的內部防雷規范——國標規范【易造防雷】
- 關于雷電預警系統使用中的常見問題——解決方案【易造防雷】
- 浪涌保護器在IT系統的應用——組成和安裝【易造防雷】
- 關于浪涌保護器的協調問題——為何+如何解決【易造防雷】
- 浪涌保護器連接導線長對性能的影響——一看就懂【易造防雷】
- 電涌保護器專用保護裝置(SCB)如何分類——你了解嗎?【易造防雷】
- 你真的了解浪涌保護器的安裝方法嗎?——簡潔說明【易造防雷】
- 特殊情況下的SPD電涌保護器選型-符合國標標準原則-易造防雷
- SPD低壓防雷電涌保護器選擇的步驟-專業防雷技術都安利的方法--易造防雷
- 低壓電源電涌保護器規格型號選型-SPD不同級別的選擇(2)-易造防雷
- SPD電涌保護器選型-電流值的選擇-易造防雷
- 驚蟄-驚雷響 萬物生-易造防雷
0571-8972 1333
商務咨詢:133-7250-9119
技術支持:133-7257-8568
售后服務:133-7240-5168
電子郵箱:eyzao@eyzao.com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錢江世紀城廣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