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雨的形成及雷電的特性-雷云中電荷的分離過程-詳情了解(連載2)【易造防雷】
文章出處:常見問題 網責任編輯: 易造科技 閱讀量: 發表時間:2021-04-07
雷雨的形成及雷電的特性-雷云中電荷的分離過程,水滴被大地電場所極化(圖1—6),上端為負,下端為正。因此上端吸引空氣中正離子,而下端吸收負離子。如果兩端吸收得一樣快,則水滴仍是中和的。但是事實上,下降中的水滴,自然是下端遇到負離子的機會比上端遇到正離子的機會大得多,尤其是因為負離子受電場影響本身有向上的運動。
這樣下降水滴便成為帶負電荷了。這些下降水滴的電荷逐漸加多,達到了足夠電壓,便產生閃電的現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經過對上述兩個經典的理論進行了重新的評估,發現按雨滴分裂的理論雷云中電荷的分布將是上負下正的,但實測的結果,雷云中主要電荷分布是上正下負的,同時落地雷也大多是負極性的。另外,觀測的結果已經肯定了電荷分離主要是發生在溫度低于冰點的區域,而在這個區域中水是處于固體或過冷卻液體的狀態。因此,雨滴分裂理論zui多只能認為是在雷雨中起一個輔助作用。
關于離子有差別的吸收理論,雖然從它所得到的雷云中電荷分布是上正下負,因此是符合實際的,但在進一步計算時,證明在平常大氣中的離子數遠不足以引起像雷云所需要的電荷分離速度。同時,這個理論只能在相對平穩的氣流中適用,在像雷云一樣的紊亂的氣流中,分離作用就更小了。
為了進一步弄清電荷分離的過程,在近年來,一方面廣泛地應用了雷達、飛機、探測氣球、火箭等新技術來進行雷云的現場觀測;另一方面,又在試驗室內完成了一系列有關電荷分離的實驗。
從現場觀測的結果,任何說明雷云中電荷分離的學說,必須滿足下列條件才能成立。
(1)分離的過程必須能產生極性為上正下負的主要電荷分布;
(2)這個過程必須能產生幾個安培以上的電荷分離速度,太小了就補償不了泄漏及其他損耗,也不能解釋雷云中閃電活動的頻繁程度;
(3)這個過程必須能在冰點以下的溫度起作用;
(4)這個過程應與冰晶、冰粒或冰雹等固體降水有關。
(5)這個過程必須能適應雷積云中強烈紊亂的氣流,而在層積云中則作用很小,或者沒有作用。
兩個學說是:(1)水與冰交界處的電荷轉移說;(2)冰雹與冰晶接觸帶電說。根據(1)水與冰交界處的電荷轉移說,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過冷卻的霧滴遇到下降的冰塊,部分立即結為冰附在冰塊上,而剩下的一部分水則被濺開。濺開的水帶正電,并被氣流繼續帶向上去,而冰塊帶負電并繼續下降。(未完待續)
-End-
- 春季防雷,在室外室內應該怎么做?
- 防雷工程施工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 浪涌保護器,后備保護器為什么要互相搭配?——防雷組合技【易造防雷】
- 電源SPD的布置要求——國標規定【易造防雷】
- 建筑物易受雷擊部位有哪些?我們該如何防雷?——你了解嗎?【易造防雷】
- 第三類防雷建筑物的內部防雷規范——國標釋義【易造防雷】
- 浪涌保護器振蕩現象與保護距離——有何影響【易造防雷】
- 教你如何簡便的選擇浪涌保護器的Uc值——你了解嗎?【易造防雷】
- 第一類防雷建筑物的內部防雷規范——國標規范【易造防雷】
- 關于雷電預警系統使用中的常見問題——解決方案【易造防雷】
- 浪涌保護器在IT系統的應用——組成和安裝【易造防雷】
- 關于浪涌保護器的協調問題——為何+如何解決【易造防雷】
- 浪涌保護器連接導線長對性能的影響——一看就懂【易造防雷】
- 電涌保護器專用保護裝置(SCB)如何分類——你了解嗎?【易造防雷】
- 你真的了解浪涌保護器的安裝方法嗎?——簡潔說明【易造防雷】
- 特殊情況下的SPD電涌保護器選型-符合國標標準原則-易造防雷
- SPD低壓防雷電涌保護器選擇的步驟-專業防雷技術都安利的方法--易造防雷
- 低壓電源電涌保護器規格型號選型-SPD不同級別的選擇(2)-易造防雷
- SPD電涌保護器選型-電流值的選擇-易造防雷
- 驚蟄-驚雷響 萬物生-易造防雷
0571-8972 1333
商務咨詢:133-7250-9119
技術支持:133-7257-8568
售后服務:133-7240-5168
電子郵箱:eyzao@eyzao.com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錢江世紀城廣孚中心